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购车指导 购车指导

宝马汽车公司发展之路心得体会,宝马汽车公司发展之路

tamoadmin 2024-07-02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发展影响2.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3.盘点全球23大豪华车标识它们的含义和历史背景是什么?4.是否另有苦衷? 快评:宝马的电动车计划5.进口宝马和华晨宝马的标志有什么区别吗?6.宝马XM开启电气化时代 专访BMW M总裁范梅尔7.传统豪华品牌和造车新势力:谁是前浪,谁是后浪?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升级趋势愈演愈烈,宝马在中国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宝

1.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发展影响

2.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

3.盘点全球23大豪华车标识它们的含义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4.是否另有苦衷? 快评:宝马的电动车计划

5.进口宝马和华晨宝马的标志有什么区别吗?

6.宝马XM开启电气化时代 专访BMW M总裁范梅尔

7.传统豪华品牌和造车新势力:谁是前浪,谁是后浪?

宝马汽车公司发展之路心得体会,宝马汽车公司发展之路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升级趋势愈演愈烈,宝马在中国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宝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华晨汽车却在近期陷入到严重的债务危机。

自从2018年4鳌论坛定调“五年后合资股比开放”。华晨宝马就拉开了外方控制合资车企的序幕——宝马于华晨宝马汽车之股权将由华晨宝马汽车注册资本之50%增至75%。“75%股权”意味着华晨将彻底丧失合资板块控制权,一时间,自主业务技术实力与销量业绩多年的衰落,在大型国有车企中排名垫底,“吸血”宝马的华晨成了媒体“关爱”的对象。

8月12日,华晨汽车旗下18华汽01、18华汽02、18华汽03、19华汽01、19华汽02等多只存续债券暴跌,盘中临时停牌。这8只债券发行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2019年,总借债额高达93亿元。而华晨汽车总负债规模更加庞大。华晨汽车财报显示,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华晨集团的总负债规模高达1226.7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78%,仅2020年4月-12月,华晨集团有息债务高达432.67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对一家汽车企业来说,千亿级的负债并非一个小数目,更重要的是,华晨汽车根本没有偿还的能力。在华晨汽车旗下?“中华”、“金杯”、“华颂”三大自主品牌和“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两大合资品牌中,能带来利润的只有华晨宝马。那么问题来了,华晨汽车是如何“败光”这个1000亿的?

自2020年7月开始,华晨汽车集团的多支存续债券大幅下跌,遭遇市场恐慌性抛售;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华晨汽车的负债总额高达1226.75亿元;不仅如此,8月初华晨中华又陷入员工"放假轮休"的风波中......

2025年要形成整车195万辆的年销量规模——车展前夕,华晨汽车宣布了新的五年计划,希望借此来回击那些猜度它是否会在债务危机中倒下的言论。而作为这一目标实现前提的华晨集团的改革大计也随之浮出水面。

华晨在自主淘汰赛中庸碌无为而沉沦,华晨宝马也已经嬗变为“华沉·保马”。究其根源在于,时代的潮水中企业文化和掌门人的进取之心早已冷却,由昔日披坚执锐、所向披靡的斗士蜕变为甘于分利的“缓惰者”。

面对这次巨额债务,有了辽宁省政府的出面,华晨汽车或许暂时度过难关。但在当前的汽车市场环境中,想重返市场主流的希望已经几近为零。事实上,在车市寒冬中被淘汰出局的车企,华晨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前面已有众泰、力帆、猎豹,后面还会有更多。根据乘联会公布的产销数据,7月份销量不足千辆的自主品牌多达30余家,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市场的洗牌在未来将更加猛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发展影响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及投资前景

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同时,我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就业物价形势稳定,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上涨。消费者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此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逐年增长,2019年已达173辆。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不及日本的1/3。这说明,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新的增长极,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我国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合各个政策内容,主要目标是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和应用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主要是强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优化配套环境,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提升应用规模主要是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尤其是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体系,从鼓励购买过渡到便利使用,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生产企业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例;逐步提高机关单位及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扩大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等。为促进汽车消费,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近年来,中国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早已打破了能源自给自足的供求格局,虽然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呈现正增长态势,但原油进口量也突破了5亿吨。根据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远超50%的国际警戒线。因此,发展电能、氢能等替代能源也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增强我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减轻潜在的国际局势动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多个国家已通过禁售燃油车法案,减轻对石油的依赖,我国海南省也制定了在2030年禁止销售燃油车的发展目标。

电机和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成本,电动引擎的效能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力,电池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三电”系统指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代替了传统燃油汽车的内燃机、变速箱等装置,是电动汽车重要的零部件,其技术发展也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我国在“三电”技术方面均有技术储备,电池技术现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在工信部公布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续航里程和电池组能量不断提升,技术的进步将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好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盘点全球23大豪华车标识它们的含义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近年来新兴的重点领域,其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机会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激励措施也越来越丰富。其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再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带来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带来新的技术创新,从而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使用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带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将有助于改善环境,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更加环保,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有助于改善环境。

然而,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价格较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相对较弱,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大挑战。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尤其是储能技术水平较低,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大挑战。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比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且目前充电设施的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大挑战。

博研咨询研究报告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机遇和挑战并存,政府实施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在不断改善,但同时,新能源汽车价格较高、技术水平较低以及充电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等问题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博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风险评估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博研咨询是中国领先市场调研机构,提供市场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市场调研服务。

是否另有苦衷? 快评:宝马的电动车计划

对于一辆汽车来说,车标的存在就是汽车灵魂的意义。每个logo的含义都代表了一个公司文化的核心,以及他想向世界表达的态度。今天,让校易搜向你展示这些标志背后的含义。

阿库拉

讴歌的标志是机械卡尺,象征着讴歌对细节的重视和精湛的技术!

最初,Acura使用一对专门用于精确测量的卡钳作为标志的原型,而作为点睛之笔,本田创始人、精神领袖HondazongIchiroHonda在两个钳子之间加了一个小杠,从而使用象形大写字母“A”来代表品牌。无论是拉丁文原意,还是作为标志原型的卡尺,都意味着Acura,代表造车最高水平的品牌核心价值:精密、精密、精致。

菲尼迪

菲尼迪的椭圆形标志显示了一条无限的道路。椭圆曲线代表无限扩展的意思,也象征着“全世界”;两条直线代表登顶之路,象征永无止境的发展。

雷克萨斯

用一个椭圆包围着L字母,根据美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官方声明,这个椭圆的弧线是按照一个精确的数学公式来装饰的,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与三个以上的设计师和广告商一起完成:这个杰出的标志打败了五个设计竞赛演示。

1987年,莫莉桑德斯,莫莉设计公司的负责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个独特的椭圆和L,取代了最初最有希望的版本——,一个没有圆圈的L,看起来像海鸥的翅膀。

沃尔沃

沃尔沃车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圆圈代表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这是铁的古代化学符号——一个箭头斜指右上角的圆圈。在西方文明中,这是最古老、最常见的商标。它起源于罗马帝国,是三个不同概念的象征:马尔斯,罗马战神和男子气概,从而反映了马尔斯和当时用于制造大多数武器的铁之间的原始渊源。

正因为如此,这个符号长期以来被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视为钢铁工业的象征。之所以在汽车上使用代表铁元素的品牌logo,是为了让人们想起有着光荣传统的瑞典钢铁工业,它的实力和钢铁一样强大。

第二部分是对角线,散热器上从左上往右下倾斜的一条斜带。最初由于技术原因而设置,这种丝带用于将火星神话符号固定在格栅上。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符号,成为沃尔沃汽车最明显的标志。

第三部分是沃尔沃公司的注册商标,用的是古埃及字体。

奥迪

奥迪的标志是四个圆环,代表合并前的四家公司。这些公司曾经是自行车、摩托车和乘用车的制造商。由于公司最初是由四家公司合并而成,所以每一枚戒指都是其中一家的象征。

宝马

人们普遍认为宝马的蓝白标志是蓝天白云螺旋桨,因为宝马汽车公司最初生产的是航空发动机。但宝马官方的解释是,宝马总部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巴伐利亚州旗是蓝白相间的。宝马的蓝白标志对称的含义是用来提醒宝马其来自巴伐利亚的纯正血统。

梅赛德斯-奔驰

奔驰的logo原来是奔驰,周围是麦穗。1916年,戴姆勒公司与奔驰合并,星徽与奔驰的麦穗终于合二为一,下方有奔驰字样。后来麦穗改成了戒指,去掉了奔驰的字样。随着两家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合并,制造商再次为该商标申请了专利权,这枚戒指上的星形标志演变成了今天的图案,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世界十大著名商标之一。

1909年6月,戴姆勒申请注册“三叉戟星”作为汽车的标志,象征着陆、水、空的机械化。1916年在其周围加了一个圈,圈的上方嵌了四颗小星,下方写着“奔驰”二字。“奔驰”的意思是幸福,意味着戴姆勒生产的汽车会给车主带来幸福。

捷豹

捷豹的名字起源可以追溯到1937年。今年6月,SS汽车公司正式接管了Sunbeam汽车公司。当时,莱昂斯爵士非常希望他的车能被命名为Sunbeam,因为Sunbeam在许多世界比赛中都获得过冠军,这是“胜利”的象征。不幸的是,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

最后,我被迫放弃使用Sunbeam作为公司名称。莱昂斯爵士最终选择了一个在所有语言中听起来都很清脆的名字——美洲虎,它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种飞行器命名的。

捷豹,又名美洲虎,在香港也被称为“Jagger”。由于是英文Jaguar的音译,其车标设计为跳跃的美洲虎,造型生动,形象简洁,运动感强,蕴含着力量、节奏和勇敢。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这种美国车,可以狂野,也可以豪华,但要高贵更难。然而,凯迪拉克是个例外。为了纪念底特律的创始人、法国贵族安东尼凯迪拉克,他的创始人用他的家族徽章作为汽车标志。

凯迪拉克车标变化很大。比如象征三灵的黑鸟和镶嵌珍珠的皇冠不见了,但皇冠被经典的盾形包围,盾形由各种颜色的小色块组成,其中红色代表勇气,银色代表纯洁的爱情,蓝色代表探索。

林肯

林肯CONTINENTAIAI是林肯Mercoli于1939年首次推出的品牌豪华车辆。这款车型说明林肯Mercoli的部门生产的高级轿车在技术上无可挑剔,是豪华车中的佼佼者。它被称为福特汽车公司世代相传的杰作。

林肯是以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命名的汽车。借助林肯总统的名字,树立公司形象,说明公司生产顶级汽车。

它的商标在长方形中包含一颗闪亮的星星,预示着林肯总统是美国统一和废除奴隶制的后起之秀,也预示着福特林肯轿车的辉煌。

玛莎拉蒂

玛莎拉蒂的标志是统一三叉戟,这里是玛莎拉蒂的名字。相传三叉戟是罗马神话中波塞冬手中的强力武器,可见波塞冬的威力。玛莎拉蒂的车徽设计借鉴了三叉戟形象的寓意,犹如潜力无穷、力量迅猛的大海。

宾利汽车有限公司

宾利标志设计运用简洁流畅的线条、晕染和勾勒,形成一对展翅飞翔的翅膀,整体宛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中间的字母“B”是宾利汽车创始人宾利的首字母,使宾利汽车既有帝王贵族气质,又有纪念其设计师的含义。

此外,一些高端宾利车型的前引擎盖还配有与主logo相同的立体logo,类似于劳斯莱斯的飞天女神立体logo。

迈巴赫

传奇的世界豪华汽车品牌Maibakh,其标志由两个交叉的M组成,周围是一个球形三角形。品牌开始的时候两个M代表maybachmotorenbau的缩写,现在两个M代表maybachmanufaktur的缩写。

保时捷

保时捷的英文标识采用了德国保时捷公司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姓氏。该车车标采用公司所在地斯图加特的盾徽。商标顶部有保时捷字样,表示该商标归保时捷设计公司所有;商标中的斯图加特字样在马的上方,表示公司总部位于斯图加特。

商标中间是一匹好马,说明斯图加特盛产一种稀有的种马;商标的左上方和右下方是鹿角的图案,表明斯图加特曾经是一个很好的狩猎地;商标右上方和左下方的**条纹代表成熟的小麦色,寓意丰收。商标中的黑色代表肥沃的土地,商标中的红色象征着人们的智慧和对自然的热爱。从而形成一幅精致、深刻、细腻的田园风景画,展现了保时捷公司的辉煌过去,预示着保时捷公司的美好未来和保时捷跑车的卓越!

兰博基尼

兰博基尼的标志是一头充满力量的公牛,随时准备向对手发起猛烈的攻击。据说兰博基尼本人就是这种不甘示弱的牛脾气,也体现了兰博基尼的产品特点,因为公司生产的车都是大功率高速度的跑车。而且车头车尾的商标省略了公司名称,只剩下一头倔强的牛。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的标志是一个会飞的大鹏,英文分别是aston和martin。说明公司和大鹏一样,有冲刺的速度,有远大的志向。

法拉利

法拉利的标志是一匹跃起的马。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非常杰出的飞行员;他的飞机上有这样一匹跃马,会给他带来好运。法拉利赢得最初的赛车比赛后,飞行员的父母——和一位伯爵夫妇建议法拉利也在车上印上这匹幸运的跃马。后来飞行员死了,马变黑了;标志背景色是公司所在地摩德纳的金丝雀色。

劳斯莱斯

劳斯莱斯的标志采用两个“R”重叠在一起,象征着你和我,你和我,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著名的飞天女神标志源于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科尼塞克

作为一款略带瑞典皇家色彩的跑车,其标志与瑞典皇家空军相同,主要设计为幽灵造型,所以很多车友称之为“幽灵”跑车。

帕加尼

帕加尼标志由创始人奥拉西奥帕加尼的名字和品牌发源地的英文名车组成。车标背景设计具有汽车工艺感。

世爵

世爵的logo由四个部分组成,上面是世爵的名字,中间是一个轮子和一对螺旋桨,主要表示世爵曾经有过这样的制造飞机的历史。下面这段话是世爵的企业格言“Nullatenaciinviaestvia”。

布加迪

布加迪logo的英文字母是Bugatti,上面的EB是创始人EitorBugatti的英文拼音缩写。周围一圈圆点象征滚珠轴承,底色为红色。

迈凯轮

从设计上看,迈凯轮车标由英文名称Mclaren和代表速度的抽象光束图案组合而成。代表速度的光束很好的诠释了迈凯伦跑车的定位,光束图案是应用在汽车上的标志。整体红色是识别色,红色象征激情。

进口宝马和华晨宝马的标志有什么区别吗?

[汽车之家?快评]?或许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欧洲车企全副武装开启电动化之路主要是受到2016年签署《巴黎协定》的影响,但事实上,宝马集团却是个例。既然说是“个例”,并非意味着宝马集团不需要遵守此协定,而是在签订协定之前,宝马集团已经意识到要发展电动化。

如果从现在宝马电动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既没有纯电动平台,又出现宝马i3、i8等车型被停产事件,不免让宝马集团贴上“起步早,赶晚集”的标签。面对前有老朋友奔驰、奥迪的纯电产品与其竞争,后有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车企的乘胜追击,宝马是否还会坚持“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的战略目标不动摇?接下来,让我们从宝马电动化道路发展的前世今生中,揭晓这一谜题。

30秒阅读全文:

1、作为最早推出纯电动车型的豪华汽车品牌,其发展理念实属超前;?2、宝马陆续推出i3、i8等车型,却最终以停产而告终;?3、宝马集团一度被贴上“前劲猛、后劲不足”的标签:?4、“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战略引发争议??5、宝马集团如何实施“两步走”战略?

●?纯电动车型的“牛刀小试”

『宝马1602?Elektro-Antrieb纯电动车』

时间追溯到1972年,第二十届慕尼黑奥运会上,两辆橙色的宝马1602?Elektro-Antrieb纯电动车用于支持马拉松比赛,这可以算作宝马首款真正意义上的电动车。12V的铅酸电池+30km续航的配置,两辆车在电池耗尽后交替上场,也算是勉强完成了任务。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的跨越,这辆电动车毫无意外地没有被量产。

『1987-1990年间开发的宝马325iX纯电动车』

在整个1970年代,宝马集团开始跟研发纯电动汽车杠上了。1975年,宝马推出了LS?Electric,后续又从325iX车型改装生产了8辆前轮驱动的纯电动宝马3系,该车的续航达到了93英里(约为150公里),显然这个成绩在1980年来看还是不错的。

『宝马E1纯电动』

1991年,宝马推出了第一款用于道路运行的量产车——宝马E1纯电动车,该车常常被说成是宝马i3的鼻祖。E1是面向城市的四座纯电动汽车,每次充电可行驶约125英里(201公里)。与二十年后问世的宝马i3一样,E1的车身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包括铝和再生塑料材质。后续又在1992年洛杉矶车展上亮相了宝马E2。此后,宝马又打造了约25辆纯电动3系双门轿跑车。

随后的十多年间,宝马在电动车领域的进程变得低调起来。不过让宝马始料未及的是,就在相对沉寂的时间里,2003年,一个来硅谷的小伙子马斯克创立的特斯拉品牌,会成为宝马集团在20年后最不容忽视的对手之一。

就这样,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到了2007年,宝马展开了一项电气化项目——Project?i。彼时,日产和通用汽车已经纷纷宣布各自的电动汽车计划,但不同于其他车企实施油改电,宝马集团想要打造一个全新纯电动车底盘,从零开始开发电动汽车。这个项目开发历经7年,首款产品就是在2013年推出的宝马i3,整个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宝马还是有过彻底想纯电动造车转变决心的,但后来为何坚持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路线呢?

『MINI?E』

2008年,宝马集团制定了电动车发展计划,率先吃螃蟹的便是MINI品牌。2009年6月,宝马集团改装了600辆MINI?Cooper,并称之为MINI?E,这同样是一辆油改电的纯电动车。继MINI?E之后,宝马在2010年北美国际车展上亮相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1系概念车,命名为宝马Active?E。这款以宝马1系为蓝本的电动车是宝马Project?i计划的第二款车,宝马Active?E可以通过一个标准的家用插座进行充电。值得注意的是,纯电动版的1系较传统燃油版车身重了272公斤,这些重量主要来自于电池。

『正在宝马莱比锡工厂组装的宝马Active?E』

当然,宝马并没有真正量产Active?E这款车,与其MINI?E一样,宝马只通过小规模的零售来检验消费者对这款电动双门车的反应。在这个阶段,宝马得到一个宝贵的经验——电池很重,极大影响了整车重量、加速性能等。为此,宝马开始押宝能使车身重量明显减轻的碳纤维材料上面。于是,宝马打造了“LifeDrive”理念,“Life”代表着包裹住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员舱结构,“Drive”则为承载电动机、悬架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底盘结构。在乘员舱结构中,宝马推出了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得益于这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独特性质,可以让一辆标准车身自重降低了250公斤,现在仅重350公斤,新型电动汽车的制造在德国莱比锡工厂进行。

●?BMW?i品牌诞生?过早走向极端

『宝马i3』

引用柏拉图的一句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不过宝马电动化的后半程,路走得有些艰难。2011年,宝马推出BMW?i品牌,成为了宝马电动化下一个阶段的重要转型。2013年,纯电动车型宝马i3正式亮相。尽管该车后续被人说“叫好不叫座”,但在该车上市之际,着实刮起了不小的风浪。

可以说,被人诟病最大的问题就是该车的续航,2013年推出的首款纯电动版车型续航大约为130-160km,这样的成绩,显然很难让消费者们感到满意。而让宝马始料未及的是,积攒了这么多年的技术,却被硅谷冒出来的特斯拉给超越了,彼时特斯拉Model?S已经进入市场,凭借42kWh的锂电池,单次充电甚至可以行驶483公里的优势,直接秒杀了宝马i3。从2013年上市到2020年10月15日,宝马一共生产了20万辆i3车型。

『宝马i8』

宝马的另一张王牌则是后续推出的宝马i8。超跑设计加上插混动力,无论是概念车的亮相,还是量产版上市,都引发极大的关注。虽然宝马i8的结局同样让人感到惋惜,不过当时宝马还是对这款车倾注很大的心血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宝马i3和i8的销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甚至在宝马i3的停产前,宝马除了在动力上进行升级,外观始终还是那个“老样子”。究其原因,宝马转向纯电动生产的思路虽然很超前,但受到当时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制约,以及纯电动车配套设施发展缓慢等原因。导致宝马面向市场推出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胃口。甚至由此影响,被誉为宝马i3之父的Ulrich?Kranz和被誉为i8之父的毕福康直接离开了宝马。再加上此后的一些人事变动,似乎更加打乱了宝马集团在电动化发展的节奏。

转眼到了2016年,《巴黎协定》被正式签署,为了应对未来的环境变化,车企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变得迫在眉睫。捷豹路虎和大众汽车集团纷纷研发全新的电动汽车专用架构,并计划与传统动力产品分开制造电动汽车。相对来看,宝马的策略更加简单、粗暴。

『宝马iX3车型架构及电池包结构』

经历宝马i3、i8市场表现不佳的挫败后,宝马更加明确了一个道理,纯电动车市场空间相对较小,与其花费重金去打造纯电动平台,不如建造一个动力模块化兼容的平台,一举多得。关键是,省钱!宝马集团工程技术主管乌多·亨勒(Udo?Haenle)算过一笔账,建造一座新工厂将花费约10亿欧元,而现在的设施生产电动汽车的投资仅为300万欧元,费用不到前者的百分之一。就这样,宝马直接安排上了坚持“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于是,我们看到宝马推出了第五代eDrive电驱动技术,并将应用在iX3、i4和iNEXT等车型上。

此外,宝马还升级了Project?i?2.0项目,这次升级宝马明确了要向无人驾驶领域进军,同时还为后续打造iNEXT系列产品埋下伏笔。

在纯电动领域的发展上,宝马看准了中国纯电动市场的发展前景。2018年,宝马集团与长城确认合作,并且共同出资成立全新合资公司,这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名为光束汽车,主要生产新能源的车型,并且将率先生产纯电动MINI车型。未来,基于这样的战略下,到了2030年MINI将彻底化身为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

『宝马iNEXT概念车』

同一年,宝马推出一款名为iNEXT概念车,未来量产后将会以旗舰级纯电SUV的身份推出,其动力总成不再是传统内燃机,而是纯电驱动。与此同时,宝马iX3纯电动车型也宣布正在测试,并于2020年底正式推出。而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奔驰还是奥迪仍在蓄力发展其纯电动平台,并且奥迪e-tron和奔驰EQC即将上市的消息已经在业界散布开来。

2019年,宝马集团前CEO哈拉尔德·克鲁格拒绝续签合同并且辞掉CEO职位,其中一个声音便是不少人认为在他自2015年接手宝马以来,其电动化的发展速度过于缓慢,导致集团转型受到阻碍。

『宝马iX3预售47万元起,有望广州车展上市』

到了2020年,宝马集团终于将蓄力许久的宝马iX3推向市场,作为一款“动力模块化兼容平台”上打造的车型,可谓是宝马在新能源之年的重头产品。但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不再是曾经的老朋友,而是像特斯拉Model?Y、蔚来EC6、蔚来ES6等新对手的竞争。面对这样的情况,宝马集团还能否初心不变?

●?内部产生分歧,“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之路或被改写?

直到2020年2月,宝马新管理团队依旧表示,该公司将继续使用其“集成”平台,该平台既可以用来生产电动汽车,也可以用来生产内燃机车辆,宝马管理团队曾重申该公司不会改变其发展路线,更不会效仿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等公司,开发纯电动汽车专有平台,从而与特斯拉进行竞争。

不过,很快这个Flag便被打脸。有报道称,2020年6月底,宝马集团员工委员会主席曼弗雷德沙奇向媒体表示:“如果宝马不想被来自加州的竞争对手(如特斯拉)或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超越,我们必须为电动汽车建立一个专属平台。”

在提出这一建议之前,据悉宝马部分高管已经在公司内部提出了新的电动化战略,希望公司能够快速开发出纯电动平台,这将使车辆增加续航里程,同时提升竞争力。很显然,宝马内部就是否开发纯电动平台已经产生了分歧。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很明显,宝马已经“亚历山大”!

虽然说宝马是在豪华汽车品牌中较早推出纯电动车型的车企,但由于前期发力过猛,导致后劲不足。尤其坚持实施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的战略下,直接将发展电动化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

那么,宝马为何要坚持进行油改电?通过此前宝马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首先,宝马此前已经打造了多款纯电动车,已经为技术和市场进行铺路。但生不逢时,受到技术不完善和市场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制约,给宝马集团前期的纯电动车型发展带来很大的制约。甚至前期在纯电动领域投放的诸多资金,始终未见什么水花。

其次,从BBA技术发展实力对比来看,奔驰背靠戴姆勒集团,奥迪背靠大众集团,而宝马只是宝马,旗下仅拥有宝马、MINI、劳斯莱斯三个汽车品牌,相比于前两者,其资金和研发实力相对薄弱。打造一个全新纯电平台势必要斥巨资,面对未来发展形势还未明朗的前提下,宝马集团自然不敢妄自下决定。

再者,进入到纯电动市场领域,宝马传统的操控和动力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技术壁垒,这迫使宝马不得不寻找新的卖点。而在寻觅新壁垒的时期,保守的平台化作业,也许是想寻求稳中求胜。

而现在来看,宝马事实上采取了两步走的战略,其中一步是以MINI、劳斯莱斯品牌以及即将推出的iNEXT车型为代表的电动化之路。未来,MINI将转型为纯电动汽车品牌,而劳斯劳斯更是直接从燃油动力跨越到纯电驱动上来。此外,还有备受关注的iNEXT车型,新车基于纯电动底盘而开发,将成为宝马未来在电动车市场展示自身实力的关键产品,该车将于11月11日在德国全球首发。

『北京车展上宝马i4概念车首发』

另一步战略则是基于即将推出的iX3车型,以及我们看到已经谍照曝光的4系四门轿跑车(i4)、全新7系(i7)、全新3系和3系纯电动等车型,都是基于一个底盘开发,且同时兼容燃油、纯电动以及插电混合动力,丰富了产品矩阵。

基于这样的战略,既能保证宝马在现有传统和新能源车型混战的时代下持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后续向纯电动转型提供有利的保障。可以说,宝马意图凭借“双管齐下”的手段发挥运筹帷幄的成效。

全文总结:

由此可见,在纯电动市场历经近40年的探索,宝马集团从主动研发到被动转型,从领先技术到被新势力超越,让我们看到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风云战。而宝马集团如今所处的形势来看,一方面受到自身在体制上的发展牵制,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发展判断的失利,这让宝马自诞生以来,真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按照规划,原本到2025年宝马将在全球市场提供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超过一半为纯电动车。而基于当下新能源市场的紧张局势,宝马不得不将该计划提前2年完成,即到2023年实现这个Flag。尤其在未来的一年里,宝马将要相继量产多款纯电动车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对手,摆在宝马面前的则是需要迅速重新适应新的市场竞争。那么,接下来,究竟是洗心革面,建造纯电动平台,还是坚持油改电,只能说“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选择。)”(文/汽车之家?李娜)

宝马XM开启电气化时代 专访BMW M总裁范梅尔

一、进口宝马和华晨宝马区别在于车位的标志:

进口宝马汽车尾部是英文标示英文,华晨宝马的标志是中文。

二、华晨宝马研发模式:

1、研发方向:

坚持“以我为主、外部为辅”的研发模式,与日本丰田、德国宝马、保时捷等国际知名公司开展合作,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拥有了148项技术专利。

2、创新之路:

(1)坚持汽车产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相融合的独特的体制创新之路。集团直接控股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华控股有限公司三个上市公司。

(2)先后从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75亿元。华晨汽车具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形成了产业与资本的有机互动发展。

扩展资料:

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是创新制造、卓越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标杆,以前瞻的生产方式将中国汽车制造业推向了新高度。

两家整车工厂以及动力总成工厂都是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先锋,整个生产基地拥有完整的生产工艺、尖端生产设备并采用大数据、数字模拟和物联网等创新生产技术。

目前,铁西和大东两座整车厂均可实现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共线生产,能够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对两种驱动系统的车型进行车身连接和总装等流程。

共线生产避免了工厂和生产设备的重复投入,能够高效快速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新能源车型和传统车型的生产规划,快速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从而为引入更多新产品并实现高度个性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百度百科-华晨宝马

人民网-华晨宝马: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成功的坚固基石

传统豪华品牌和造车新势力:谁是前浪,谁是后浪?

宝马M系列车型是每个宝马车迷的向往,无论是著名的M3或是刚刚推出的XM,都满足了人们对于汽车性能的所有需求,而宝马品牌赋予了M部门极高的自由度,本次宝马XM的推出再次让人们眼前一亮。我们有幸采访了BMW M总裁范梅尔先生,谈到了很多关于宝马M品牌的发展规划和宝马XM的产品特点。

以下为专访的实录:

问:创新BMW XM的设计非常特别,独树一帜。新车对于BMW M品牌无疑是一个先锋产品。这款车是否只是单独作为一款独立的“奢侈品”进行销售,还是会对未来M车型的产品设计起到引领的作用?换而言之,创新BMW XM的设计风格是否会得到延续?

答:创新BMW XM并非是一款“一次性”的产品,它是我们高性能车大家族的新成员,进一步拓展了BMW M高性能产品阵容。同时,创新BMW XM也会指明未来BMW M高性能车的发展方向。通过创新BMW XM,也进一步加强了M品牌的美誉度,彰显品牌富有表现力和豪华感的设计,未来推动更多M车型的设计发展。

问:创新BMW XM的设计风格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M车型的家族设计语言吗?还是说这个设计语言只属于这款车型?这个系列是专属于M品牌的系列,还是属于BMW品牌系列?

答:创新BMW XM是继赛道传奇BMW M1之后再度由BMW M部门独立研发的品牌专属高性能车型。创新BMW XM诸多的设计理念,考虑了“设计服务于功能”的原则,如大尺寸的进气口、宽轮距等等,这部分设计语言彰显着车辆的运动性能,是源自赛车运动的设计风格,会运用到更多的BMW M车型上。而其中还有一部分设计元素是专属于BMW大型豪华车的专属设计语言,如BMW大型豪华车分体式大灯,这类元素只会应用在创新BMW i7、全新BMW 7系、新BMW X7、创新BMW XM等车型上。当然我们针对创新BMW XM也会进行差异化的设计,以展现这款车的独一无二。

问:创新BMW XM有很多致敬BMW M1的设计,为什么在五十周年这个时间节点,选择XM这样一款车作为M品牌的顶级车型,而不是选择打造一款超跑?

答: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推出M旗下的第一款车型BMW M1就是一款超跑,那个时代所有车企都想证明自己的制造水平,所以会推出性能强大的超跑展现运动方面的成就。但如今,BMW M家族众多车型都拥有媲美超跑的性能水平,已展现出了BMW M强大的造车实力。之所以会选择针对SAV市场打造创新BMW XM,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关注这一细分市场,并呼吁BMW M也能推出这类高端车型,所以我们选择“以用户为中心”,倾听客户的呼声,满足客户的需求。

问:您觉得购买创新BMW XM和购买全新BMW X6 M/全新BMW X5 M的用户有什么区别,还是说是同一群体?BMW M对创新BMW XM的销量有什么期待?

答:创新BMW XM的购买车主会跟X6 M/X5 M购买人群完全不同。创新BMW XM在设计上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有着非常外向、张扬的特质,与那两款车的车主群体迥然不同,我们期待的是更多本来不开M产品的用户会考虑这款车型。我们当前并没有担忧创新BMW XM的销量情况,不过我们已经看到这一细分市场很旺盛的活力,也在规划较大的产量。

问:创新BMW XM选择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这种方式是因为排放法规限制的必然之路吗?还是真的希望通过电力的介入去继续优化动态的性能??

答:对于BMW M品牌而言,加速电动化进程是必然的。以品牌50周年为新起点,BMW M极具探索精神地开启了高性能车型电动化发展的序幕,并加速丰富电动化产品阵列,今年率先针对性能车市场相继推出了创新BMW i4 M50和创新BMW iX M60。而针对高性能车型用混动或电动其实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这类车型需要满足在竞技时,能承受高强度、长时间的极限工况运转。未来,我们将在北美IMSA耐力锦标赛LMDh组别上推出我们研发的实验车,进行24小时耐力赛,这将是我们首次把V8发动机结合高性能电机这种混合动力形式运用到赛车上进行耐力赛。五十年前,我们采用直列六缸发动机开启了我们的赛车之旅。如今进入电动化时代,我们也可以用电动或混动的方式打造高性能的车型。当然,通过高性能电机的加持,车辆性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动力更强、响应更快、性能更佳。而在满足性能的同时,同时也优化了燃油经济性,比如创新BMW XM的纯电续航里程在WLTC标准下达到78公里,客户在市内完全可以用纯电出行。这样不止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也加速了我们的电动化发展与研发高性能车的目标。

问:除了电动化,当下数字化发展也是焦点。对于BMW M来说数字化的发展是否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答:我们一直在做数字化的工作,未来也会继续推进。可以看到,创新BMW XM上已经搭载第8代操作系统的BMW iDrive,采用了12.3英寸全液晶数字仪表盘和14.9英寸可触控中央显示屏组成的一体式悬浮曲面屏。同时也会有一些M特有的数字化功能,以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如M精英驾驶模式,可以提供M漂移分析、M圈速计时和M牵引力调节,帮助车主提升赛车技巧,所以说数字化是可以助力M车型的运动表现。

问:我相信BMW M部门很多人都热爱驾驶,也一定清楚在高性能车上,宁愿马力没那么大,也要控制车的重量,因为重量会非常直接影响操控。过去M相比奔驰AMG、奥迪RS都算比较轻的车,现在电动化不可避免会增加车身重量,未来BMW M怎么解决车重带来的操控问题?

答:五十年来,BMW M代表着精准、性能、敏捷。随着现在新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在推进轻量化的技术,比如M2/M3/M4的碳纤维车顶,以及专属碳纤维桶形座椅,通过更多地方采用碳纤维材料,以达到降低车重的目的。而在电动化进程中,重量势必会上升,但好消息是动力电池既是最重的部件,也是位置最低的部件,所以加了电池以后车辆的重心也会下降,这有利于汽车的动态以及侧倾表现。同时,BMW M五十年来在赛车运动中积累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提升操控,即使车重增加,BMW M依旧能提供M车型一贯的驾驶质感。

问:M粉丝对BMW M的声浪一直津津乐道,但随着电动化趋势和排放法规越来越严苛,继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声浪显得愈发困难,BMW M对这件事作何考虑?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答:高亢的排气声浪,总是会激发大家的驾驭激情。特别是高性能车以及赛车,专业的驾驶员是可以通过声浪,判断换挡时间、车辆速度的。可是电动车一共就一个档,它又没有声音的反馈,为此宝马集团与好莱坞顶级作曲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携手打造的电动车声浪模拟,通过数字化技术,使驾驶者在纯电驾驶下依旧可以纵享BMW M高性能车型的经典驾趣。

问:您觉得创新BMW XM相比竞品,如兰博基尼Urus等车型,有什么自己的特点、在竞争中有什么优势?

答:创新BMW XM是细分市场独一无二的车型,难以与其他产品直接对比。创新BMW XM特别之处在于,拥有独具一格且气势不凡的崭新设计语言,同时它也搭载了很多的创新成果,比如它是BMW M高性能细分市场中首款“触电”的车型,拥有动力澎湃的混合动力系统。此外,新车还有很多很酷的设计元素,如我们针对车辆内饰打造的沉浸式奢享座舱,采用了首创的浮雕穹顶,结合集成在穹顶上的LED氛围灯,可实现极具梦幻的光感氛围;还有延伸至车厢两侧的座椅靠背,令后排外侧座椅两侧的乘客即便是面朝彼此,也能够保持舒适坐姿。其实在打造这款车型之初,我们就希望TA呈现出摇滚明星的生活感受,外观设计张扬肆意洒脱,而到了内饰坐在前排时就像明星在舞台前一样,坐在后排时就像明星回到后台的感觉。所以创新BMW XM这种前瞻的组合与搭配是细分市场所没有的,是一款独一无二的创新产品。

问:除了BMW M1之外,其它的M车型都基于宝马车型打造的高性能版,这款创新BMW XM是不是第二款M独有的车型?在常规的宝马车系中是否会出现这台车的身影?

答:创新BMW XM是BMW M专属的车型。这就是为什么这款车上有很多致敬BMW M1的经典元素。BMW M1尾部有双BMW车标,创新BMW XM后车窗左右两侧设计了镭射双BMW LOGO。此外,创新BMW XM车窗下方横亘其中的“夜金腰带”同样致敬了BMW M1车身侧面的黑色腰线设计。

问:宝马现在已经退出Formula E电动车方程了,现在唯一有混合动力的赛事就剩下WEC了。BMW M部门一向和赛事息息相关。你们还会参与到什么赛车赛事中吗?

答:目前,BMW M依旧参与很多全球性的赛事,其中包括明年在北美IMSA耐力锦标赛,2024年的勒芒赛事,以及GT3组别赛事,其中包括DTM房车挑战赛等等。未来,我们也会参加GT4组别的赛事,全新BMW M4 GT4车型也刚刚完成开发。此外,我们也通过M2 CS车型进一步培养赛车人才,为GT4组别、GT3组别等赛事输送高质量赛车手。

问:据了解您曾经在2015年-2018年之间在BMW M部门任职,你现在重新回到M部门心境有哪些变化?之前您曾经在劳斯莱斯任职,这是否对BMW M部门推出创新BMW XM有很大影响?

答:在宝马集团,我们每三至五年需要轮岗。我在2018年不得不离开BMW M部门去宝马集团其它职能部门任职,现在三年半之后我有幸回归。早在2018年我就开始规划一些赛车系列、新品,包括50周年的庆典等等。现在我回来正是时候,正好可以去实施和亲眼见证我2018年做出的规划。另外,劳斯莱斯是汽车行业的奢侈品品牌,所以劳斯莱斯的一些东西是无法复制的,我们也不会试图仿效劳斯莱斯。BMW M部门来源于赛车运动,且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当然有一些客户既喜欢劳斯莱斯,也喜欢开BMW M车型,这里的客群会有一定的重叠,不过这些客户也是希望这两个品牌各自保持自己的特色,因此这两个品牌也应该做到完全不同。

问:未来,BMW M在加速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是否会推出高性能的纯电动车型?另外,现在有很多人已经试驾过、甚至购买了创新BMW i4 M50,这款车能不能代表着M部门对于以后纯电动高性能车的态度?如果不能,M部门对高性能纯电动车的态度和理念到底是什么?

答:创新BMW i4 M50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性能卓越,底盘精准,驾驶富有乐趣。但是从性能角度来讲,这款车并不是一款为赛道来打造的车。之前也讲到过,如果想达到高性能车的标准,车辆必须能够承受高强度、长时间的极限工况运转。不只是动力要强、底盘要精准,还要考虑很多其它方面,如冷却系统、车辆轻量化、性能衰减等多方面条件。因此,我们的高性能车型是要从赛道出发来进行设计。之前,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也曾经公布过,现在正在测试搭载四台电机的原型车——这款高性能纯电动车型将具备M特有的精准,通过M xDrive智能全轮驱动系统来实现M经典的操控,同时四个独立电机也可以传递M品牌典型的赛道驾驭体验,未来这款车会代表我们发展高性能纯电动车型的态度。

问:我看到创新BMW XM拥有非常惊艳的外观设计,但是进到座舱内部后,这种惊喜有所减弱,特别是方向盘的设计。为什么车辆内饰,如方向盘不能设计更特殊一些呢?

答:我们针对方向盘的设计也进行过很多次讨论,在早期的时候尝试过多种不同方案,最终我们希望方向盘的样式既可以传承BMW M一脉相承的体系,也要拥有优秀的驾驶握感。如为了实现轻量化,我们针对方向盘的换挡拨片采用了碳纤维材质。最终我们决定采用了这样的设计,保证为驾驶者提供最佳的驾驶体验。

问:在过去50年里,BMW M打造了太多惊世骇俗的成功作品,在这些车型中您最喜欢的是哪一款?

答:在BMW M 50年的发展中,我们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高性能产品,如BMW M1的推出为BMW M品

5月4日,青年节,B站发布了火爆全网的视频《后浪》,年过半百的著名影视演员何冰激情演讲,一天之内突破了千万的观看量,多少人为之热泪盈眶,那一句"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点燃了无数年轻的心。而在汽车行业,当以特斯拉、蔚来、威马、小鹏等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异军崛起,被人们冠以"后浪"之名。宝马、奔驰、奥迪为代表的传统豪华车企顺应大势,不再是蜻蜓点水般试水新能源,而是选择强势入局,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是前浪?谁是后浪?

大势所趋,新能源之路势在必行

因为能源战略原因,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全球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从政策来看,我国从2009年就开始大规模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7年-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复合增速在40%左右,将实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0万辆的发展目标。

欧盟则更加激进,发布规划显示:从2030年起禁止以汽油和柴油为动力的汽车在欧盟范围内上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在全欧盟范围内仅对新的零排放汽车实行准入。

在美国,虽然最近特朗普政府将汽车燃油效率每年提高率降低到1.5%,但政府在2012年就颁布了标准,汽车燃油效率每年应提高大约5%。

在日本,因为能源稀缺,其造车"节能环保"的技术早就享誉世界,1997年就发布的《京都议定书》更是彰显了日本节能减排的决心。

汽车制造业的后浪,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浪

2003年7月1日,特斯拉(TESLA)成立,并在5年后推出了首款车型Tesla Roadster,定价11万美元。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当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也成为了新势力造车的先驱。201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S力压奔驰、宝马等传统豪车,夺得北美豪车(7万美元以上级别)销量冠军。自此,特斯拉一骑绝尘,成为了电动豪华车领域的王者。

而在中国的电动豪华车领域,必须有蔚来汽车的姓名,2014年,李斌创立了蔚来汽车,并于2017年底推出了首款纯电动汽车——ES8,定价44.8万元起。有人说蔚来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了特斯拉,将蔚来的消费人群定位于中高收入者,而ES8在2018年全年销量达到11348台,2019年完成8169辆,蔚来于2018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产电动豪华车领头羊。而后,首款电动车定价为32.8万元的理想汽车以增程式动力系统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近期上市的小鹏汽车P7以22.99万元的起售价杀入高端电动车行列,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汽车旗下的比亚迪汉也将于年内上市,预计起售价为29万元。

汽车制造业的前浪,但却不是新能源领域的后浪

面对全球豪华电动车市场的一片火热,以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保时捷等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虽然很早就有涉及新能源领域,但面对全面电动化的浪潮,这些强势豪华品牌当然不甘于后,纷纷出台了重磅规划。

如宝马,在2008年就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BMW i3,截止2019年底,宝马已经累计销售50万台电动车,中国市场超过5万台,并计划2021年底全球累计交付100万台新能源车。宝马计划在2025年前将新能源产品线扩展至25款,其中一半是纯电动车型,而作为BMW的品牌旗舰,宝马下一代BMW 7系就会提供混动和纯电车型。日前,宝马集团还宣告了自己新能源技术多路线"齐头并进"战略,将于2022年推出下一代氢燃料电池电力驱动技术,并将小规模量产。

再看奥迪,其在2018年就公布了公司未来的新能源产品规划,计划于2020年底前为旗下每款车型都提供电气化车型选择。截止到2025年,将会有不低于30款纯电车型和混动车型推出,且预计电动车销量占比会达到40%。奥迪首款纯电车型e-tron已经在海外上市,并即将入华国产。

戴姆勒集团在2月的年度新闻发布会表示,未来将依赖于碳中和出行及持续的数字化布局,其中2020年就将推出EQA\EQV纯电动以及20多款混合动力汽车,以此达到新能源车型的市场份额翻两番,48V车型的销量将增加一倍多的目标。

电动化趋势已经不可抯挡,就连小众的超豪华品牌也站到了电动化的前沿,劳斯莱斯、法拉利、宾利、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等纷纷列出时间表,甚至劳斯莱斯显得更加偏执,直言不会涉及混动车型,直接推出纯电车型。

答答点评:

就传统豪华品牌和新势力造车而言,没有绝对的谁是前浪谁是后浪,传统豪华品牌在经济和技术实力上的储备更为丰富,他们早已经涉猎新能源领域,但当他们加大新能源布局,对追求高端新能源车型的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身就具备品牌优势和技术储备的国际巨头绝对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就算是大象,他们的转身还是那么毅然决然。

而对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来说,他们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以强大的现代科技创造出汽车市场上最长续航、最强动力和最快充电的新能源车型。他们是新时代的开荒者,引领着新能源这股热潮,推动着人类使用绿色环保的汽车。

拿白岩松的一句话来结尾:管他前浪还是后浪,大家一起"浪"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宝马 # 汽车 #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