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市场趋势 市场趋势

理想汽车发展历程简介-理想汽车公司现状

tamoadmin 2024-09-03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前景展望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是什么样?3.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4.理想万是什么车5.500把镰刀搞创业,14年干出5000亿,徐和谊的北汽往事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前景展望——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

1.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是什么样?

3.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4.理想万是什么车

5.500把镰刀搞创业,14年干出5000亿,徐和谊的北汽往事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理想汽车发展历程简介-理想汽车公司现状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21-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到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是什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理想万是什么车

理想是国内一家专门制造增程式电动汽车。

理想one是一辆中大型suv,这一款车的轴距为2935mm(毫米),长宽高分别是5020mm(毫米),1960mm(毫米),1760mm(毫米)。这一款车有八座版车型也有七座版车型。理想one是一辆双电机车型,这一款车的前桥和后桥基本都是有电动机的。理想one还配备了一台1.2升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这款三缸发动机并不可以直接用来驱动汽车前进,这款发动机功能作用是带动发电机发电的。理想one前轴的电动机最大功率是100kw,最大扭矩为240牛米,后轴的电动机最大功率是140kw,最大扭矩为290牛米。这一款车全系基本都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这样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重量同样是更轻的。大部分纯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基本都会使用三元锂电池。理想one的前悬架使用的是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悬架使用的是多连杆独立悬架。多连杆悬架可以提高车轮的贴地性能,这样子可以提高车轮的抓地力。抓地力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座舒适性同样是可以提高的。多连杆悬架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成本也相对高。

500把镰刀搞创业,14年干出5000亿,徐和谊的北汽往事

作者:王大力

后浪涌来,前浪拍岸。7月30日晚,39岁的李想带领理想汽车正式登陆美股,收盘市值139.17亿美元。7月31日,63岁的徐和谊因年龄原因卸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这一天北京汽车的收盘市值302.98亿港元,北汽蓝谷、北汽福田的收盘市值分别为237.22亿元、130.85亿元,三个加起来大概只有理想汽车的66%,不足七成。

市值表现自然不等同于产销表现,但李想敲钟和徐和谊卸任,还是形成了反差极大的两种气氛。前者一时风光无限,后者则像此前诸多到任荣退的汽车国企掌门人一样,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是非功过任评说。

500把镰刀搞创业

徐和谊与北汽结缘始于2002年,当年出任北汽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兼北京现代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和谊到任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北京现代项目。作为中国加入WTO之后审批的第一个汽车合资项目,北京现代对于当时处于发展困境中的北汽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切都在以抢速度进行。

2002年5月底,合资双方签约。签约之后,尽快建厂投产成了头等大事,徐和谊带着筹备组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厂区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徐和谊就带着同事,每人发一把镰刀,从清除杂草开始做起,由此诞生了北京现代“500把镰刀搞创业”的故事。

在徐和谊的带领下,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此前的北京轻型汽车厂被改造一新,当年12月23日,第一辆索纳塔轿车正式下线。由此,北京现代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合资奇迹,并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实现产销量的快速攀升,在业界刮起了“现代速度”。

北京现代的成功为徐和谊此后掌管北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年5000亿元

2006年10月起,徐和谊出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正式成为掌舵者,北汽由此进入了徐和谊时代。

2000年前后的北汽集团在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中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和一汽、东风和上汽相比,差距明显,而徐和谊的任务就是把北汽集团真正“做大”。

2006年,北汽集团产销68万辆,营收587亿元,而1000亿是北汽集团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于2009年完成,当年实现产销124万辆,营收1166亿。在十年之后的2019年,北汽集团实现整车产销226万辆,营业收入5012.3亿元,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的国有企业。

能够做大北汽,徐和谊做了几件关键的大事,先是制定了?“走集团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北京汽车工业建设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重要支柱和现代制造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集团化战略”强化了北汽集团对旗下子公司的业务整合与掌控,实现了业务协同效应。

徐和谊还提出并实施构建“整车、零部件、自主研发、服务贸易和改革调整”等“五大平台”,形成了轿车、越野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同步发展。

在对外合资上,北汽通过“北戴合”项目实现了与戴姆勒的深度“绑定”。2013年,双方达成合作协议,戴姆勒入资北汽股份12%股权,而北汽股份在北京奔驰的股权增至51%,戴姆勒在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股份增至51%。事实证明,此举让北汽集团收益颇丰,即使中国汽车市场近两年结束高增长进入调整期,北京奔驰依然坚挺。

北汽还通过签约、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完成以北京为大本营,以东部镇江、西部重庆、南部广州、北部河北、中部株洲为五大地区生产基地的全国性产业布局。

在资本市场,北汽股份于2014年年底在香港挂牌上市,北汽新能源于2018年登录A股,由此,北汽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的整车企业。

如果说北京现代让徐和谊一战成名,那么用十多年的时间把北汽发展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集团”,足以证明徐和谊这个掌门人当之无愧。

二次创业留遗憾

徐和谊任内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二次创业冲击自主品牌中高端的失败。家底薄一直以来就是中国自主品牌的普遍现象,除了自主研发之外,寻求对海外优质汽车企业的收购是一另外一条大途径。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美车企普遍出现经营困难,给中国汽车企业并购提供了契机。

2009年年底,吉利汽车和福特汽车达成协议,福特向吉利出售沃尔沃全部股权,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案例。和吉利一样,北汽集团也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只是选择的是瑞典萨博,同样是在2009年,北汽完成了对瑞典萨博三个整车平台、三个车型、两款发动机以及两款变速箱等全部知识产权的收购,由此开启自主品牌高端梦。

2010年,徐和谊正式在全集团提出“二次创业”,全力发展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取高举高打的策略,在消化吸收萨博技术基础上,直接开发中高端轿车。2013年5月11日,第一款车型绅宝正式上市。

“高举高打”的策略,证明徐和谊的战略眼光是独到的,也是正确的,如今登陆美股的蔚来和理想无一不是从高端车起步。然而,徐和谊还是高估了北汽自身的实力,特别是技术研发的实力,纵然北京汽车投资上百亿元建立研发基地,还组建一千多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最终还是收效甚微。

绅宝品牌自首款车上市之后,虽陆续开发多款车型,然而市场的表现整体不佳,直到2019年被北汽集团放弃使用,转而发展全新的“北京”品牌。

绅宝的失败让徐和谊认识到,搞自主品牌不能急,因此有了干自主品牌要“紧烧火,慢揭锅”的总结。

不过,北汽集团确实浪费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期。同一期间长安、上汽、广汽的自主品牌都有长足的进步,而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而北汽似乎已经落后了一个身位。

寄望新能源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家大型汽车国有企业的掌门人,徐和谊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超前的战略眼光,这体现在北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闻风先动。

2009年,北汽集团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一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起步之年,北汽无疑在全国所有汽车企业中起了一个大早。

也许是在燃油车领域看不到短时间赶超外资的希望,徐和谊在北汽新能源身上注入了很大的心血,弯道超车或许是一条出路。

在起初的发展中,北汽新能源确实保持着不错的态势,产销量连年保持高增长,然而在财政补贴大幅度退坡之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时至今日,北汽新能源并未具备让人信服的技术实力,也拿不出具备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也许是看到了北汽新能源的瓶颈,北汽集团将目光再次放到了全球。2018年4月,北汽集团与车界代工皇帝麦格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如今,ARCFOX的首款量产车型已经开启预售。

ARCFOX是徐和谊实现北汽集团自主品牌高端梦的再次尝试,不过后续的实践只能交给他的继任者来完成了。

意料之外的接班人

徐和谊的卸任是意料之中,也算功成身退,和华晨的祁玉民相比,还多干了3年时间。不过晚退3年,多少体现出徐和谊对北汽集团的重要性以及“后继无人”的尴尬,以至于接任者姜德义此前为北京金隅集团董事长,此前未曾有过汽车领域的从业经验。

于当下的汽车企业发展而言,从外界空降并不是一个最为理想的选择。如今的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无不是自己企业当年悉心培养起来的接班人,而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竺延风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行业老兵。

徐和谊应该不是没有自己的考虑。在北汽集团2017经营业绩及2018年发展战略发布会上,他曾坦诚地表示,“我今年已经六十有一,现在考虑最多的是,退休后能给北汽留下什么?倘若能留下一个非常好的人才团队,这才是合格退休。”

徐和谊未明言接班人的事情,毕竟国企一把手都是上级任命才能决定,但言外之意多半慎重考虑过。

在坊间的猜测中,时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的郑刚是被广泛看好的一个人选,其于2017年被选为北汽集团党委常委,进入北汽集团领导班子。郑刚之所以被看好,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其年龄优势,北汽集团未来的改革发展也确实需要年轻有为者。

然而,2019年,郑刚却突然以个人身体原因辞去北汽集团以及北汽新能源所有职位,让外界惊讶不已。在郑刚离任之后,外界已经意识到,徐和谊的接任者大概率会是从外界“空降”,而非来自北汽内部。

如今,空降兵姜德义已经走马上任,而他所面临的局面,徐和谊有过这样一番描述:“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行业可谓顺风顺水,未来的十年可以说是逆水行舟,挑战非常艰巨,竞争非常残酷。”

徐和谊并非危言耸听,汽车产业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正倒逼所有传统汽车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如北汽这般仍然还在主要依靠合资品牌做利润奶牛的大集团,倘若跟不上时代步伐,慢揭锅很容易揭不开锅。

一个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谁又是新时代的主导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新能源 # 汽车 #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