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发布 新车发布

理想汽车港股招股书,理想汽车港股和美股的关系

tamoadmin 2024-05-15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三巨头已经卷的不像样了 今天是7月22日,根据最新报道显示。理想汽车被美国的证券交易所正式的列为预摘牌的名单之中,而这也是理想汽车第二次被列入预摘牌的名单之中,按照当地的政策规定,如果理想汽车再不提交相关的资料并且不通过审核的话,那么理想汽车将会直接被摘牌。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理想汽车会考虑退市吗?第一、无论是从竞争对手来看,还是从目前的自己的境况来看,理想汽车都不会退市 国内目

1.新能源三巨头已经卷的不像样了

理想汽车港股招股书,理想汽车港股和美股的关系

今天是7月22日,根据最新报道显示。理想汽车被美国的证券交易所正式的列为预摘牌的名单之中,而这也是理想汽车第二次被列入预摘牌的名单之中,按照当地的政策规定,如果理想汽车再不提交相关的资料并且不通过审核的话,那么理想汽车将会直接被摘牌。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理想汽车会考虑退市吗?

第一、无论是从竞争对手来看,还是从目前的自己的境况来看,理想汽车都不会退市 国内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公司有五家,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以及理想汽车。比亚迪和特斯拉都是规模很大的公司,而理想蔚来以及小鹏汽车是真正的竞争对手,目前在美股小鹏汽车以及蔚来汽车都没有任何影响,如何理想选择退市的话,那就说明其实自己就给自己降低了位次。其次,理想在港股已经上市了,港股和美股之间的资金是可以进行某种兑换的,所以说理想更加不会轻易的放弃美股的地位,并且有港股上市的前提之下在美股保持地位也会容易一些,所以说理想汽车根本不会退市。

第二、从大环境来看,理想汽车也根本不会退市 目前新能源汽车还是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水平中,根据彭博社的每年一度的汽车调研报告,基本上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了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且这个数值还在不断扩大,所以说这块蛋糕也会越来越大,理想汽车的发展只会向前,不会向后,在这种存在巨大的潜力的基础上,理想汽车这个时候退市显得不太可能,也不太现实,毕竟以后的利润更加的大。

希望理想汽车能成功做出突破改变自己。

新能源三巨头已经卷的不像样了

在旗下车型理想ONE仅用六个半完成第1万辆车型交付之后,理想汽车开始向着下个目标——上市迈进。上周末,理想汽车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证券代码为“LI”。

理想是继蔚来之后,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虽然之前有传言称小鹏也已向美股秘密递交了IPO文件,但是并没有得到官方消息确认。上市对于一个企业发展而言,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理想汽车虽然新车交付时间最晚,但却后来者居上有望抢先“撞线”上市,确实出乎很多人预料。

为什么是李想?

目前已经上市或计划上市的新造车势力——蔚来、理想和小鹏,有着很有意思共同特征:创始人之前都没有车企背景,并且都有过从0起步的成功创业经历,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巧合。

相比于蔚来,理想汽车一直比较低调。80后创始人李想,却是一位创业牛人。高中毕业后就决定放弃高考选择创业,打造了中国IT垂直网站——泡泡网。之后创建了汽车垂直网站——汽车之家,于2013年12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李想在30出头就身价过亿美元。

或许创办汽车媒体的经历,让李想对于汽车未来发展有了更为前瞻的认识。在2015年李想创办了车和家,开始投身于新能源造车行业中。同年,同样有着汽车垂直网站创始人背景的李斌创立蔚来,而李想也是蔚来的股东。

正是连续的创业经历,让李想对于公司在起步阶段运营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李想汽车对于成本控制极其“严苛”,对困难也准备的也更为充分。

但是李想在造车道路上不仅没有一帆风顺,而且还相当坎坷。一开始计划好的针对个人出行的代步车——SEV,由于前景不被看好只能中途放弃;为了融资见上百个投资人却没有结果,还大病一场。30出头就已经成为人生赢家的李想,在选择造车后,却经历了“炼狱”磨砺。

实际上,绝大多数造车势力的创始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但最后“挺过来”的寥寥,这与两方面联系紧密。一是要有成功的创业经历,这会带来更多承受力和韧性,也更能看到希望;二是要认识几个有钱也有眼光的“哥们”。

李想在车和家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拉来了美团王兴和字节跳动的张一鸣投资,当时两个人的身价远不比现在,但却解了李想“燃眉之急”。在理想ONE投产后,李想的造车之路也终于看到曙光。

为什么是理想?

在招股书中有多项信息首次披露,展示出更为清晰和全面的理想汽车。其中,理想汽车在两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理想ONE快速获得市场认可。理想ONE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交付超过10400台。这么快的交付速度超过其他新能源车企。

二是理想汽车比较好的财务状况。尽管在2018年与2019年,累计亏损近40亿元,但是2020年随着车型交付量提升,亏损大幅收窄。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7711万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为3.58亿元,但毛利率已经实现转正,这对于新造车势力而言是历史性突破。

而二季度理想ONE交付量达到6604量,相比一季度增长128%,据称Q2毛利润率已经达到13%,经营现金流也实现扭亏为正,这为理想汽车顺利上市提供重要“砝码”。而目前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车企的追捧,也为理想汽车上市提供好的时机。

但是理想汽车也有存在争议的地方。一方面在于车型比较单一,目前销量能持续多久,很难有准确预估;另一方面,在于理想汽车对于增程路线的选择,虽然符合中国多数消费者家里不方便安装充电桩的实际国情,以及打消电动车里程焦虑,但是对于增程式电动车前景仍存在争议。这都增加理想汽车在资本市场表现不确定性。

关于未来发展规划,理想汽车在招股书中也做了较为详细说明。理想汽车将专注于SUV车型,特别是中型和中大型SUV。相关预测数据显示,中型和大型SUV的整体销售量预计从2020年到2024年,将以13.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大大高于其他SUV的销量增长,理想ONE将抓住这一细分市场的增长机遇。

同时,理想汽车仍会坚定增程式技术路线,2022年计划推出一款全尺寸高级电动SUV,将配备理想汽车下一代增程动力系统。还将通过开发包括中型和紧凑型等SUV车型,不断扩大产品阵容。

上市后的理想会怎样?

关于理想汽车上市募资金额还没有确定,虽然招股书写的1亿美金融资额,但是这显然不是最终的融资目标。目前理想汽车最新一轮估值达到40.5亿美元,最终上市时公司估值还会继续提升。理想预计未来三年资本支出将约为104亿元人民币(15亿美元),而一般中概股上市企业融资比例10-20%,由此推算理想汽车最终融资金额很可能在5-10亿美元。

上市后的理想汽车,首当其冲要加快市场扩张。截至2020年6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有21家零售店,18个配送中心和17个服务中心,部署了700多名销售和服务人员,业务覆盖中国35个城市,计划到2020年底进一步扩展至100个城市。

同时,理想汽车还计划大幅提升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特别是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在2020年3月底,理想汽车员工总数为2628人,其中研发人员1005人,其中包括390多名从事智能技术开发的员工,这样的规模相比蔚来和小鹏都有明显差距。原计划于2021年启动L4级自动驾驶研发,也已经提前到今年,投入规模将达10亿级。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增加融资渠道,但是也能放大负面效应,对于车型比较单一的理想汽车,显然面临更大的风险。无论对于理想汽车还是李想而言,理想虽然在前方不远,但走过去仍将面临许多考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继小鹏 汽车 之后,理想 汽车 也回来了。

7月26日,港交所文件显示,理想 汽车 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将寻求作为具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发行人申请双重主要上市。

虽然是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但相比另外两个,理想 汽车 似乎要低调很多,诸多的经营指标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此次登陆港交所,又能否成为理想 汽车 新的起点,并在未来的竞争中完成逆袭?

从产品上看,理想 汽车 只有一款六座中大型豪华电动SUV--理想ONE;销量上,2020年,理想卖出了32624辆,名列年度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第六位,占市场份额2.8%,在仅生产新能源 汽车 的 汽车 制造商中排名第三。截至2021年6月30日,理想一共交付超过63000辆理想ONE。

反观竞争对手,蔚来、小鹏都已量产两款以上的 汽车 产品,包括SUV和轿车, 2020年蔚来的销量达到43728辆,高于理想,小鹏则是27006辆,相对低一点。 但不同的是,竞争对手的都是纯电车型,而理想的增程式技术路线,多少沾了燃油车的方便性。

在财务数据上,理想仍处于亏损状态。2019-2020年,理想 汽车 总收入分别约为2.84亿、94.57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32.82亿元、7.92亿元,亏损有所收窄,而毛利上已经转正。

但2021年前三个月总收入35.75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3.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67倍, 原因在于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增长较快。

要布局未来,研发费用就得维持,而出于抢占市场的需要,营销费用也很难减少。换言之,两项费用短期内都有很难降下来,所以预计今年的净亏损额超过去年的可能性还很高。

何时能够实现净利润转正,不好下判断,但这也是国内新势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套用特斯拉经历的事情,净利润实现转正的那一年,总销量是50万辆,那国内新势力的盈利道路,还遥远得很。当然,“蔚小理”和特斯拉差别还很大,强行对比并没有太多意义,只是想说明,要真正实现盈利,道路还很漫长。

不过,好在理想的月度销量还在持续增长,6月份还拿下了国内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在总销量上也超越蔚来 汽车 ,在发展趋势上是不错的。

销售的持续给力,有赖于理想 汽车 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布局。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中国主要城市拥有97家零售门店,2021年7月10日,开设了第100家零售店。和特斯拉一样,理想将零售门店选址在目标用户可能光顾的购物中心,而非中心商业区或地标性建筑。

而竞争对手小鹏的门店数量,包括直营店88家,特许经营店90家,合计178家,是理想的1.8倍,但是今年上半年理想和小鹏的销量都是3万辆左右,这也表明在单店销售效率上,理想是有优势的。

综上的经营指标和财务数据,只是看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变化趋势,很难套用常规的价值模型去量化投资价值。

但理想 汽车 ,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增长红利很足且各发达国家都在争抢的赛道,所以得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看待它。

在重大的战略方向选择上,理想 汽车 并没有过多的理想主义,而是非常的现实。

当年,特斯拉在决定做电动车时,是从豪华的跑车切入,看中的不过是硅谷的 科技 富豪们,既有钱,又乐意尝试新 科技 的心理,同时还有一份为环保贡献力量的济世情怀。

这背后,其实是基于商业的通盘考虑,电动车技术尚未成熟,加上量产有限,价格必定很贵,如果一开始就贸贸然去敲基层市场的大门,结果大概率是吃闭门羹,而且很容易被燃油车厂联合围剿,甚至胎死腹中。

所以,从相对差异化的市场入手,不失为一个稳妥做法,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特斯拉这个战略的成功。

理想 汽车 也一样,梳理一下它的各种战略思维脉络,有两点非常清晰。

第一, 从中大型SUV车型入手,和蔚来一样,它们看中的正是市场接受度和价格优势。 过去十年,SUV凭借着强劲的动力、宽敞的空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国人不断上升的消费力则支撑起了这股SUV热潮。因此,选择SUV车型打入市场,能够很好地平摊成本,消除和同类型燃油车的价格差距,使得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能源 汽车 。

第二, 增程式的技术路线。 这点也是理想 汽车 争议最多的地方,到底理想为何会选择这个路线?

先看看下面几张图。

三种技术路线一对比,你会发现,增程式技术路线其实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HEV混合动力中间取了巧。

它可以像插电式混动那样加油充电两不误,也具备通过燃油发动机发电、储备、放电后带动电机从而提供动力的全过程,但它没有燃油发动机直接带动车轮的功能。

它也可以像HEV混动那样仅仅通过加油,然后由燃油车发动机发电提供动力,但它同样没有燃油发动机直接带动车轮的功能。

开过燃油车的人都知道,发动机转动时噪音很大,而且燃油的转化效率并不高,即使最牛的技术,也很难超过50%,这正是燃油车常常被诟病的热效率问题。但电动车就不一样,电机转动的噪音比燃油发动机低很多,动力转换效率也更高,常常可以达到80-90%。

所以,增程式的优势就在于,既充分利用了电机代替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优势,又保留了“可以加油”的好处,这就解决纯电车型里程焦虑、充电时间过长、充电桩太少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用燃油车的方便性,开出了电动车的优越性。

新能源车这个行当非常烧钱,蔚来的老板李斌有过一句名言: “没有200亿,不要做电动车。”

实事求是地问,有多少创业车企一出手就能拿到200亿?

蔚来自己都差点因为缺钱挂掉,所以能够顺利活下来,才有资格去谈“理想”。理想 汽车 上市前披露的融资数据,是146亿,如果盲目地烧钱进去,很可能车都没出来,公司就已经挂了。

不盲目吹大炮,从最务实的路线出发,目标是活下来,再谋划未来的大局,这正是理想做战略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和很多技术密集型行业一样,技术路线的选择对于新能源 汽车 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从短期活下来的角度看,理想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无可否非,事实也证明它的正确性,年度销量上,它仅次于特斯拉和蔚来,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大幅领先蔚来和小鹏。

但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对于理想 汽车 ,这个远虑,就是纯电技术路线。

从长远的新能源车发展趋势上,纯电是必然,它能更好地解决人类对于石油的依赖,以及为更多智能化的落地运用提供支撑,虽然里程焦虑、充电便利性问题至今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能。这也正是增程式路线虽然有优势,但也并没有受到太多车企尤其是巨头的青睐的原因, 汽车 界更愿意将增程式视为过渡方案,而不是终极方案。

在纯电技术上,理想并没有优势,至今也没有一辆纯电车型面试。虽然在战略规划上,理想已经意识纯电路线的重要性,重点押注了高压快充技术,但最快也得2023年才能推出首款纯电车型。

效果如何未可知,但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虽然渗透率还处在增长区间,但纯电车竞争已非常白日化,各路“神仙”,传统的、新的、跨界的,都赤膊上阵,争得不好开交,理想 汽车 还有多少时间去消耗,如果不能在纯电技术路线上迅速取得突破,理想在增程式路线上获得好处,还能挥霍多久?

在研发,理想 汽车 吃过增程式的好处,费用上大幅低于竞争对手。

但过分务实的反面,也可以是畏首畏尾,一旦加大投入,财务上必然会出现亏损扩大的可能性,理想又有没有足够的魄力去壮士断腕?

据聆讯后资料显示,理想 汽车 正在开发X平台,它继承了理想ONE现有的增程序电动 汽车 平台,并配备了下一代增程电动动力系统。公司计划于2022年推出X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全尺寸豪华增程序电动SUV,并于2023年在X平台上推出另外两款SUV。

很明显,理想的重点之一仍然在增程式技术路线上,这能够解决它的远虑吗?

新能源 汽车 作为新生事物,是传统 汽车 和电子产品的合体,承载了人类对出行方式的革命理想,谁能够在这场大战中走到最后,取决于技术研发。

而技术研发比拼的,首先是战略方向,其次才是烧钱和人才。

增程式的选择令理想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成功地活下来,而且活得还不错。 但仅仅依靠这个技术路线,理想不可能赢得未来。

理想表示正大力投资高压纯电动 汽车 技术,为未来的高压纯电动车型开发两个平台—Whale及Shark,并自2022年起,理想 汽车 的所有新车型将配有与自主开发的未来L4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作为标配,并立下“理想”--5年内占20%市场份额。

理想很丰满。

去年顺利登陆美股,现在又来到港股,从资本充裕的角度,理想是有着落了。而去年至今新能源 汽车 的火热,也让理想享受了股价翻倍的高光。

但在人才的问题,行业已经是“僧多粥少”的情况,即使理想愿意砸钱,就能够保证一定找得到人才吗?竞争对手个个都手握重金,比砸钱,理想不一定能稳赢过谁?

现实很骨感。

理想的回归,或许才是真正挑战的开始。

文章标签: # 理想 # 汽车 # 技术